一、变频器电流输出参数设置?
变频器参数
变频器的参数设定在调试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许多初次使用变频器的用户,因为不十分了解这些参数的意义,再加上列出的设定参数又比较多,对如何设定变频器的诸多参数有些不知所措。对于这些用户,需要掌握变频器参数设定的基本知识:哪些参数需要在试运转前设定;哪些参数需要在运转中调整以及调整的适宜范围;如何防止在调试过程中因参数设置不当造成变频器的损坏等等。
变频器参数的分类
1、不必调整可保持出厂设置的参数
2、在试运转前需预设定的参数
3、在试运转中需要调整的参数
常用的变频器的参数有
1、控制方式:
2、最低运行频率:
3、最高运行频率:
4、载波频率:
5、电机参数:
6、跳频:
7、加减速时间
8、转矩提升
9、电子热过载保护
10、频率限制
11、偏置频率
12、频率设定信号增益
13、转矩限制
变频器怎么设置参数_变频器的参数设定步骤
变频器参数设置(一)
变频器的设定参数较多,每个参数均有一定的选择范围,使用中常常遇到因个别参数设置不当,导致变频器不能正常工作的现象,因此,必须对相关的参数进行正确的设定。
1 、控制方式:即速度控制、转距控制、 PID 控制或其他方式。采取控制方式后,一般要根据控制精度进行静态或动态辨识。
2 、最低运行频率:即电机运行的最小转速,电机在低转速下运行时,其散热性能很差,电机长时间运行在低转速下,会导致电机烧毁。而且低速时,其电缆中的电流也会增大,也会导致电缆发热。
3 、最高运行频率:一般的变频器最大频率到 60Hz ,有的甚至到 400 Hz ,高频率将使电机高速运转,这对普通电机来说,其轴承不能长时间的超额定转速运行,电机的转子是否能承受这样的离心力。
4 、载波频率:载波频率设置的越高其高次谐波分量越大,这和电缆的长度,电机发热,电缆发热变频器发热等因素是密切相关的。
5 、电机参数:变频器在参数中设定电机的功率、电流、电压、转速、最大频率,这些参数可以从电机铭牌中直接得到。
6 、跳频:在某个频率点上,有可能会发生共振现象,特别在整个装置比较高时;在控制压缩机时,要避免压缩机的喘振点。
变频器参数设置(二)
变频器功能参数很多,一般都有数十甚至上百个参数供用户选择。实际应用中,没必要对每一参数都进行设置和调试,多数只要采用出厂设定值即可。
一、加减速时间
加速时间就是输出频率从 0 上升到最大频率所需时间,减速时间是指从最大频率下降到 0 所需时间。通常用频率设定信号上升、下降来确定加减速时间。在电动机加速时须限制频率设定的上升率以防止过电流,减速时则限制下降率以防止过电压。
加速时间设定要求:将加速电流限制在变频器过电流容量以下,不使过流失速而引起变频器跳闸;减速时间设定要点是:防止平滑电路电压过大,不使再生过压失速而使变频器跳闸。加减速时间可根据负载计算出来,但在调试中常采取按负载和经验先设定较长加减速时间,通过起、停电动机观察有无过电流、过电压报警;然后将加减速设定时间逐渐缩短,以运转中不发生报警为原则,重复操作几次,便可确定出最佳加减速时间。
二、转矩提升
又叫转矩补偿,是为补偿因电动机定子绕组电阻所引起的低速时转矩降低,而把低频率范围 f/V 增大的方法。设定为自动时,可使加速时的电压自动提升以补偿起动转矩,使电动机加速顺利进行。如采用手动补偿时,根据负载特性,尤其是负载的起动特性,通过试验可选出较佳曲线。对于变转矩负载,如选择不当会出现低速时的输出电压过高,而浪费电能的现象,甚至还会出现电动机带负载起动时电流大,而转速上不去的现象。
二、abb变频器电流频率输出设置?
1.第一步:当本地控制时,按下LOC/REM键,当显示屏上显示LOC(本地)表示变频器处于本地控制,即控制命令来自于键盘。当显示屏上显示REM(远程)表示变频器处于远程控制,即控制命令来源于多功能端子或通讯的方式。
2.第二步:当变频器处于本地控制时,按下START键,此时变频器处于运行状态。
3.第三步:当变频器处于运行状态时,通过按(上键/下键)增减变频器的运行频率,就可以实现变频器的速度调节,按下STOP即变频器停止。
4.第四步:在实际使用时,还需要将电机铭牌的参数包含频率、电流、电压、转速等参数设置到变频器中,以实现变频器对电机的功能保护。当然,如果变频器的功率与电机的功率匹配则不需要另行设置。
三、变频器输出电流保护值怎么设置?
变频器过流保护的原理是一个反时曲线。
即:电流超过越多则产生保护的时间越短,电流超过设定值越少,
产生保护需要的时间越长。
例如,150%的电流,需要60S才保护;180%的电流可能需要2S就保护了。
所以,启动时短时过流至150%不会跳保护。
一般设置为电机的额定电流就好了
四、三菱变频器输出电流设置?
电流输出参数设定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进入变频器参数设定模式。可以通过按下变频器上的 MODE 键或外部输入信号切换至参数设定模式。
进入 I/O 设定参数组。通过操作变频器上的 PRG 键或外部输入信号选择 I/O 设定参数组。
找到模拟电流输出参数。在 I/O 设定参数组中找到模拟电流输出参数。这些参数可能被标记为 I/O 设定、模拟输出或类似的术语。
设置输出范围。根据需要设置模拟电流输出的范围。这通常是以电压形式设置的,例如 0-10V 或 4-20mA。
设置输出比例。根据需要设置模拟电流输出的比例。这通常是根据变频器的电流输出或电压输出设置的,例如 0-10A 对应 0-10V 或 4-20mA。
设置线性性。根据需要设置模拟电流输出的线性性。这可以确保输出值与实际电流值或电压值成比例。
保存参数。保存所做的更改,以便将来使用。
请注意,这些步骤的具体实现可能会因不同的三菱变频器型号而有所不同。在设定模拟电流输出参数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所使用的变频器的用户手册,以确保正确操作。
五、变频器输出电流大?
一、过电流产生的原因
产生过电流的原因很多,有软故障及硬故障原因。
1.软故障原因
当变频器参数中的加速或减速时间设的太短,电机功率又较重时,就意味着在加速中,变频器的工作频率上升太快,电机的同步转速n0迅速上升,而电机转速n则由于负载惯性较大而跟不上去,导致转子切割磁力线的速度太快(相当于转差过大),结果导致电流过大,引起变频器过电流。
2.硬故障原因
(1)传动机构堵转、运转不灵活、电机负载太重,进而引起电机的电流增加。
(2)变频器输出端短路或三相电压不平衡,造成三相电流不平衡,而引起过电流。
(3)变频器自身损坏,如逆变器件的老化,电流互感器误动作等。
当变频器与电机间的电缆引线太长时(一般变频器生产厂家推荐输出电线为50m以内),将出现出力不够,为满足负载要求就需要增加电流;另外变频器的输出电压为高频状态,电缆引线可以等效为一个电容,此时线间电容、对地电容由于电缆的加长而增加,如变频器此时的输出载频很高,则输出衰减就很大,为了满足负载的要求,就必须增加电流,就有可能导致过电流。
二、过电流的解决办法
针对上述几个问题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以避免过电流的发生。
1.在满足生产设备及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将加速或减速时间增大,从而可避免加速或减速过程中的过电流发生。
2.检查变频器、电机、生产设备的匹配是否良好,传动部分是否灵活,物料是否有卡死现象等。
3.变频器自身是否完好。三相电压平衡度是否符合要求,若不符合要求,则检查变频器的驱动波形是否正常。另外有些变频器如丹佛斯的产品,电流检测环节出现故障,也会产生过电流显示。而有些品牌的变频器,即使电流检测环节有问题,也不出现过电流显示,这一点在使用中应注意。如果变频器的逆变主回路器件有问题也会出现过电流现象。
4.当变频器的输出电缆加长时,就增加了高频损耗,使变频器出力不够,应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去处理此问题。
(1)在变频器参数上做一些修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修改一下变频器的输出载频,降低输出频率,减小高频损耗。另外,可将输出转矩提高,以减小高频损耗的影响。
(2)可在变频器的输出端加交流电抗器,可抑制电流的突变,防止过电流。电抗器的选择,可与变频器厂家联系选用与功率配套的电抗器。
六、变频器有输出电流没有输出电压?
原因如下
用万用表直流档检查变频器内部直流母线的电压,如果正常,说明整流和充电回路没问题,问题很可能出在逆变器(IGBT)。
如果直流母线没有电压或者电压很低,那说明整流管或者充电电阻烧了。
七、如何正确设置变频器的电流范围
什么是变频器?
在现代工业自动化领域,变频器是一种用于控制电机转速的设备。它可以通过调整电压和频率,改变电机的运行速度。变频器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设备中,如泵、风机、压缩机等,在不同的工作负载下具有不同的电流需求。
为什么需要设置电流范围?
在使用变频器控制电机运行时,正确设置电流范围非常重要。如果电流过小,电机可能无法正常运行;如果电流过大,不仅会增加电力消耗,还会导致设备过载,延缓设备的寿命。因此,根据具体的工作负载要求,合理设置电流范围可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并提高运行效率。
如何设置电流范围?
正确设置变频器的电流范围需要通过以下步骤:
- 了解设备的额定电流:查阅设备的技术手册或咨询厂家,了解设备的额定电流。额定电流通常以安培(A)为单位。
- 确定负载情况:根据实际工作负载情况,判断设备的负载情况是轻、中、重负载。轻负载一般为设备额定电流的30-50%,中负载为50-80%,重负载为80-100%。
- 设置变频器电流上限:根据设备的额定电流和负载情况,设置变频器的电流上限。一般来说,将电流上限设置为设备的额定电流即可。
- 设置变频器电流下限:根据设备的负载情况,设置变频器的电流下限。轻负载情况下,将电流下限设置为设备额定电流的30-50%;中负载情况下,将电流下限设置为设备额定电流的50-80%;重负载情况下,将电流下限设置为设备额定电流的80-100%。
注意事项
- 在设置电流范围之前,确保设备已经正确接线并进行了必要的检查。
- 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和负载变化,定期检查并调整电流范围。
- 如果设备的负载经常改变,建议使用具有动态电流控制功能的变频器。
总结
正确设置变频器的电流范围是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和提高运行效率的重要步骤。通过了解设备的额定电流和工作负载情况,合理设置电流上下限可以帮助设备顺利运行,并减少能源消耗。定期检查和调整电流范围,可以根据设备负载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整,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感谢您阅读本文,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帮助您正确设置变频器的电流范围,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并提高工作效率。
八、变频器输出电流调节怎样实现变频器输出电流和输出频率的独立调节?
不能调节调节输出电压和电流 变频器是利用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通断作用将工频电源变换为另一频率的电能控制装置,能实现对交流异步电机的软起动、变频调速、提高运转精度、改变功率因数、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功能。 比起其他控制装置,变频器的精妙之处,在于频率与电压是成比例地改变,即改变频率的同时控制变频器输出电压,使电动机的磁通保持一定,近似于恒功率调速方式,避免弱磁和磁饱和现象的产生。 变频器价格虽贵但性能良好,结构复杂但使用简单,是现代控制电动机启动运行最优秀的设备。
九、变频器输入电流高于输出电流区别?
在电机侧,功率因数一般偏低,一般电机额定工况(额定输出力矩)的功率因数约为0.8~0.9,小电机会更低,0.75左右。当电机负载较轻时,功率因数更低,电流大多是无功的励磁电流,在电容和电机之间流动。而输入侧的功率因数会较高,因此输入电流会比输出电流小。
因此,电流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输入侧和输出侧的功率因数。功率因数高的电流小,功率因数低的电流大。
十、变频器输出电流和实际电流区别?
1.变频器的输入电流是正弦波,输出电流是方波
2.变频器输出恒定的压频比,频率降低则电压也降低,电流也就大
3.输入输出的功率因数不一样
当时调试结束时,用户的一个电工拿着卡表先卡了卡入口的电流,然后又卡了卡出口的电流,确实相差非常大。当时是这么解释的:入口的电流波形是正弦波,而出口的波形宏观上看起来也是正弦波,但二者有本质的区别,出口的电流(电压)是由一个个由IGBT高速开关形成的矩形波“合成的”,这样一来,一般电工用的5级表根本没法准确测量,如果要看就看驱动器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