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6 kv10kv电网接地方式?
10千伏和6千伏供电系统都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是中性点经过高阻值元件接地的供电系统。因为中性点对地是绝缘的,所以当发生单相线路接地时,系统仍会向用户供电,只要抢修工作能在2小时之内完成,就不用中断用户供电进行,提高了供电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城市和工厂供电系统。
二、10千伏变压器接线方法有几种?
10KV高压电网采用三相三线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运行方式。
用户变压器供电都选用D/yn11结线方式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运行方式,可实现三相四线制供电。
10KV高压电网采用三相三线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运行方式。
三、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有哪几种?
在电力系统里边,中性点的工作接地方式有:中性点的直接接地、中性点经过消弧线圈接地和中性点不接地等三种。其中中性点不接地的方式一直是我国配电网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
1、对于一次的设备接地,主要有直接的接地,经过电阻接地和经过消弧线圈接地。
2、在220kV以上的系统中,主变压器中性点采用直接接地的,称之为大电流接地系统。
3、在110及66kv系统中,主变压器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的相对比较多,称之为小电流接地系统。
4、对于10kV系统而言,常见系统的有不接地系统,主要是因为电容电流较小,发生单相接地对设备损害比较小,可以带故障运行并为检修人员来提供检修时间。可以通过配备小电流选线装置来提高查找故障的速度。当然10kV经电阻接地的也比较多,一般是用于电容电流比较大的10kV系统,它通过接入电阻将单相故障电流限定在某一范围内,然后来实现动作与跳闸。
5、对于6到10kV的系统,因为设备绝缘水平按线电压考虑对于设备的造价影响不大,为了提高供电方面的可靠性,一般都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者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
扩展资料
①中性点直接接地
1)设备和线路对地绝缘可以按相电压设计,从而降低了造价。电压等级愈高,因绝缘降低的造价愈显著。
2)由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在单相短路时须断开故障线路,中断用户供电,影响供电可靠性.
3)单相短路时短路电流很大,开关和保护装置必须完善。
4)由于较大的单相短路电流只在一相内通过,在三相导线周围将形成较强的单相磁场,对附近通信线路产生电磁干扰。
②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1)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可继续供电2小时,提高供电可靠性。
2)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对地绝缘应按线电压考虑。
3)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后,能有效地减少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处的电流,迅速熄灭接地处电弧,防止间歇性电弧接地时所产生的过电压,故广泛应用在不适合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以架空线路为主的3-60kV系统。
③中性点不接地
1)当发生金属性接地时,接地故障相对地电压为零。
2)中性点对地的电压上升到相电压,且与接地相的电源电压相位相反。
3)非故障相对地电压由相电压升高为线电压。
4)三相的线电压仍保持对称且大小不变,对电力用户接于线电压的设备的工作并无影响,无须立即中断对用户供电。
5)单相接地电流,等于正常运行时一相对地电容电流的三倍,为容性电流。
四、10kv中性点接地方式?
供电系统的接地方式主要有三种: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不接地,以及中性点经消孤线圈接地。对于10kV系统而言,常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主要是因为电容电流较小,发生单相接地对设备损害比较小,可以带故障运行并为检修人员来提供检修时间。
也有部份10kV供电系统经消孤线圈或电阻接地的,一般是用于电容电流比较大的10kV系统。
五、10KV高压柜系统接地方式,不接地与接地区别?
10kv系统的接地方式是指供电变压器10kv侧中性点是否接地,与“高压柜”没有关系。
不论是敞开式供电系统还是封闭柜式供电系统,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就构成“大电流接地系统”,一旦发生单相接地,就构成短路故障。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包括经消弧线圈接地),就是我们采用的“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对负载供电基本没有影响。流经故障点的只是系统正常时的对地分布电容电流。但是由于中性点电位位移,非接地相对地电压将从相电压升高为线电压,对系统的绝缘构成威胁。所以规定单相接地运行不允许超过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