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巧?
1.应变计准备贴片前,将待用的应变计进行外观检查和阻值测量。外观检查可凭肉眼或借助放大镜进行,目的在于观察敏感栅有无锈斑,缺陷,是否排列整齐,基底和覆盖层有无损坏,引线是否完好。阻值测量JM3840四分之一桥测量电阻。目的在于检查敏感栅是否有断路、短路,并进行阻值分选,对于共用温度补偿的一组应变计,阻值相差不得超过±0.5。同一次测量的应变计,灵敏系数必须相同。2.构件表面处理对于钢铁等金属构件,首先是清除表面油漆、氧化层和污垢;然后磨平或锉平,并用细砂布磨光。通常称此工艺为“打磨”。 打磨光洁度应达▽5左右。对非常光滑的构件,则需用细砂布沿45°方向交叉磨出一些纹路,以增强粘结力。打磨面积约为应变计面积的5倍左右。打磨完毕后,用划针轻轻划出贴片的准确方位。表面处理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清洗。即用洁净棉纱或脱脂棉球蘸丙酮或其它挥发性溶剂对贴片部位进行反复擦洗,直至棉球上见不到污垢为止。3.贴片贴片工艺随所用粘结剂不同而异,用502胶贴片的过程是,待清洗剂挥发后,先在贴片位置滴一点502胶,用应变计背面将胶水涂匀,然后用镊子拨动应变计,调整位置和角度。定位后,在应变计上垫一层聚乙烯或四氟乙烯薄膜,用手指轻轻挤压出多余的胶水和气泡 待胶水初步固化后即可松开。粘贴好的应变计应保证位置准确,粘结牢固、胶层均匀、无气泡和整洁干净。4.导线的焊接与固定粘结剂初步固化后,即可进行焊线。常温静态测量可使用双芯多股铜质塑料线作导线,动态测量使用三芯或四芯屏蔽电缆作导线。应变计和导线间的连接最好通过接线端子,焊点确保无虚焊。导线最好与试件绑扎固定,导线两端 根据测点的编号作好标记。5.贴片质量检查贴片质量检查包括外观检查、电阻和绝缘电阻测量。外观检查主要观察贴片方位是否正确,变计有无损伤,粘贴是否牢固和有无气泡等。测量电阻值可以检查有无断路、回路。绝缘电阻是最重要的受检指标。绝缘好坏取决于应变计的基底,粘贴不良或固化不充分的应变计往往绝缘电阻低。6.应变计及导线的防护应变计受潮会降低绝缘电阻和粘结强度,严重时会使敏感栅锈蚀;酸,碱及油类浸入甚至会改变基底和粘结剂的物理性能。为了防止大气中游离水分和雨水、露水的浸入,在特殊环境下防止酸、碱、油等杂质侵入,对已充分干燥、固化,并已焊好导线的应变计,立即涂上防护层。 常用室温防护剂有: 1.凡士林;2.蜂 ;3.石灰、炮油和松香混合物;4.环氧树脂。
二、应变片的应变片的分类?
平时所用的应变片,按结构分:一般说分单片,直角片和应变花,还有特殊形状的,但按材料分:1金属式体型——丝式、箔式、薄膜型; 2半导体式体型——薄膜型、扩散型、外延型、PN结型,如果按使用环境:高温、低温、高压、磁场、水下。
三、高温应变片使用方法?
答:高温应变片使用方法:
(1)试件待贴面进行喷砂或者打磨处理,并用丙酮、丁酮等溶剂清洗干净。
(2)用无水乙醇清洗工具、聚四氟乙烯薄膜和待贴的电阻应变计。
(3)在试件待贴部位涂上薄薄一层FH-601胶黏剂,自然干燥20分钟,再涂一层底胶,干燥4个小时放入烘箱,以每分钟2℃左右的速度由室温升温到60℃,保温1个小时,在升温至150℃,保温1个小时,冷却至80℃备用。
(4)80℃时取出试件,在涂胶部位再涂上薄薄一层FH-601胶黏剂,凉至半干时,将待贴面涂有底胶的应变计对准位置贴上,覆上聚四氟乙烯薄膜,沿应变计轴向挤出气泡和多余胶液。
(5)覆上硅橡胶板、金属压板,加压0.1~0.3MPa并保持恒定,放进烘箱固化。
(6)150℃以内使用:以每分钟2℃左右的速率由室温升温至100℃,保温1个小时,再升温至150℃,保温3个小时,随烘箱冷却至室温后卸压。再以同样的速率升温至170℃,保温2个小时后,随烘箱冷却至室温。
(7)250℃以内使用:由室温升温至100℃,保温1个小时,再升温至150℃,保温2个小时,再以同样的速率升温至250℃,保温4个小时,随烘箱冷却至室温。
(8)FH-601胶黏剂适合在相对湿度小于65%的环境中使用。
四、弯道阻尼片粘贴方法?
施工步骤:清理管道表面,(无水痕、泥渍、油污。)完全晒干后可施工
黏贴下水管阻尼片在弯头三通处,先贴小管,再贴大管
复合隔音棉毡包在水管外面(用胶布或者尼龙扎带固定,不要扎太紧保持吸音棉的自然状态)
最后用铝箔胶带全部密封缠绕(最终降噪效果与包扎密封性有直接关系,越严密效果越好)
五、陶片的粘贴方法?
502胶水就可以简单方便地把陶瓷片和陶瓷片粘到一起。如果要使得它们结合的更牢固,应该使用环氧树脂胶水,干了以后就可以像石块一样硬。
目前建材市场上或者五金店有AB胶水,两个胶管液体按照比例混合调和起来即可
六、三轴应变片使用方法?
在应变片背面 匀涂粘贴剂,在试样上滴粘贴剂粘贴应变片,盖 上塑料薄片并按压;按住应变片端部导线,从有 导线端沿应变方向慢慢揭开薄片。
七、应变片的应变片原理是什么呢?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金属在受力的情况下,截面会发生变化,从而电阻发生变化,通过这个原理,配合应变测试仪和软件,可以测量出被测试物的变形量。
半导体应变片是利用半导体结构形变导致载流子密度变化制成的形变传感器。
电阻应变片的特点是抗批量强度高,应变系数稳定,但是应变系数相比半导体应变片较小,因此应变测试时应变值比较小,对小应变测试,精度没有半导体应变片高。而半导体应变片的优点是灵敏度高,但是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本人专门从事应变测试工作,有问题的话可以和本人探讨。
八、应变片测量的应变是什么?
应变片测量的应变是贴片前,将待用的应变计进行外观检查和阻值测量。外观检查可凭肉眼或借助放大镜进行,目的在于观察敏感栅有无锈斑,缺陷,是否排列整齐,基底和覆盖层有无损坏,引线是否完好。
阻值测量四分之一桥测量电阻。目的在于检查敏感栅是否有断路、短路,并进行阻值分选,对于共用温度补偿的一组应变计,阻值相差不得超过。同一次测量的应变计,灵敏系数必须相同。
九、电阻应变片线路的温度补偿方法?
电阻应变计的温度补偿方法通常由三种类型组成:应变计补偿法、桥式电路补偿法和热电阻补偿法。
1、当电压、电容、电压为固定值时,双电桥电路的输出直流电压与差动电容传感器的电容差线性关系。
2、电容传感器接入的交流桥的耦合被称为紧密耦合。紧耦合的桥梁,当w2lc > 2.5是稳定的,它是不稳定的,即k的灵敏度值不变。
3、电容传感器具有高阻抗、低功率和板与板之间的机械损耗小,所以该传感器没有零点漂移。
4、由于电容传感器的初始电容量小,寄生电容量大。因此,该传感器具有大的能量输入的优点和容易受到干扰,稳定性差的缺点。
5、交流电器具有电路简单、非线性失真小、输出电压高、稳定性高、工作能力强等优点,在动态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6、由于电容传感器的初始电容不均匀,所以传感器的关键问题是边缘效应非常严重,这不仅会造成传输效率和降低灵敏度。并会产生大量的测量误差。
7、电容传感器配有测量电路、频率调制电路、谐振电路、脉冲电路、运算放大器和一般交流电桥。紧耦合桥。变压器桥,二极管,双交,脉冲宽度调制。
十、简述电阻应变片的使用方法?
1、线性度。称重传感器弹性体上的应变敏感元件,其电阻的相对变化AK/K理论上呈线性关系。实际上,当施加到弹性体上的力超过一定范围时,就会出现非线性关系。
2、灵敏度。金属丝的灵敏度系数(Ko)是表示金属丝受力后,电阻的相对变化与轴向长度的相对变化之间的关系。当金属丝制成应变片后,应变片的灵敏系数K就是一个新的量值了,而且K恒小于Ko。这是由于胶基对力传递变形失真外,主要还有横向效应,而且K还是温度的函数,所以对K的要求是稳定性。
3、零漂和蠕动。在恒温条件下,贴有应变片的弹性体不承受任何载荷,应变片的阻值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称为应变片的零漂。在恒温条件下,加到贴有应变片的弹性体上的载荷力恒定,应变片的应变输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称为应变片的蠕动。
4、横向效应。粘贴在弹性体上的应变片,其敏感栅有许多条直线及圆角部分组成。当受到纵向应力之后,直线段的电阻将增加,圆角部分的电阻将减小,其综合效应是使应变片的灵敏度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应变片的横向效应。在工程上采用箔式应变片可减小横向效应。
5、机械滞后和热滞后。当对贴有压力传感器应变片的弹性体循环加载和卸载时,应变片的AR/R与AL/L之间的特性曲线的不重合程度称为机械滞后。把加载和卸载特性曲线的最大差异值称为应变片的机械滞后值。它的物理意义是,保持外界条件不变,对弹性体循环加载、卸载过程中,对同一载荷,应变片输出的差值即为机械机械滞后值。当弹性体受到恒定外力时环境温度改变时应变片的电阻值也要变化。在循环改变温度时,应变片在同一温度下电阻的差值称为应变片的热滞后值。
6、电阻应变片的疲劳寿命。应变片粘贴到降陛体上之后,在应变极限之内往复循环地施加载荷,应变片所能承受某一特定载荷作用的循环次数为应变片的疲劳寿命。一般这一指标可达10的6次方。
7、应变极限。粘贴在弹性体上的应变片所能测量的最大载荷力称为应变极限。在恒温条件下,缓慢均匀地施加载荷力,当应变片的输出大于机械应变的10%时,就认为应变片已接近破坏状态,此时的应变值就称为应变极限值。
8、电阻应变片的绝缘电阻。应变片的引线与弹性体之间的电阻值称为绝缘电阻。它的数量极为兆欧级。
9、电阻应变片的容许电流。称重传感器应变片接成桥路之后,当有电流通过时,将会产生热量,可以使电阻应变片的温度升高。当电流超过允许电流值时,可能造成应变片烧断栅丝。显然,允许电流与弹性体的尺寸、材料的导热系数及应变片本身的尺寸等条件有关。使用中不允许超过允许电流的数值并注意相关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