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极管发展史及原理?
1. 真空管以前・・・
发现二极真空管里有整流特性和爱迪生效果是1884年。其实在这8年之前的1876年已发现了硒的整流作用。利用半导体特性实现整流效果的二极管的历史十分古老。但比真空管还要古老是稍微意外吧。
2. 鍺,接下来硅
当初原始的二极管-硒整流器和矿产检波器是,使用黄铁矿和方铅矿等天然亚酸化铜(多结晶半导体)。
其后,经过精炼技术的进步,转移到了鍺,硅等高感度稳定生产的单结晶半导体的时代。鍺对热特性弱,现在几乎都使用硅。
3. 从PN结合诞生的整流效果
二极管素子是PN结合的构造。P形半导体端的端子叫阳极,N形半导体端的端子叫做阴极。
电流只能从阳极流到阴极,从阴极到阳极几乎没有电流流过。
这个效果叫整流效果,换句话说,就是把交流变换直流的作用。
4. 二极管就是开关
二极管的作用直说就是开关,电流的开关。把电流用水流比喻的话,阳极是上流,阴极是下流,水从上流到下流能流下去,就是说电流能流下去,但从下流不能流到上流。这就是二极管的整流作用。
4. 二极管就是开关
二极管的作用直说就是开关,电流的开关。把电流用水流比喻的话,阳极是上流,阴极是下流,水从上流到下流能流下去,就是说电流能流下去,但从下流不能流到上流。这就是二极管的整流作用。
5. 结合构造也有多样
二极管的接合构造现在大有PN结合和肖特基形。前者是半导体和半导体结合,细分有扩散接合形和台地形。后者是半导体和金属之间发生的效果。结合这个语言通常不在二极管里表现。在这里为了容易理解分列在这里。现在,实现小功耗高速性的肖特基接合形被注目,我公司积极地推进SBD的系列化。
6. 顺方向特性和逆方向特性
二极管有阳极和阴极两个端子,阳极 (+),阴极 (-)。从阳极到阴极流过电流时的特性叫做顺方向特性,例VF,IF。相反,从阳极 (-) 向阴极 (+) 加电流时,二极管基本上无电流流过,这时的特性叫做逆方向特性,例VR,IR等逆方向特性。
5. 结合构造也有多样
二极管的接合构造现在大有PN结合和肖特基形。前者是半导体和半导体结合,细分有扩散接合形和台地形。后者是半导体和金属之间发生的效果。结合这个语言通常不在二极管里表现。在这里为了容易理解分列在这里。现在,实现小功耗高速性的肖特基接合形被注目,我公司积极地推进SBD的系列化。
6. 顺方向特性和逆方向特性
二极管有阳极和阴极两个端子,阳极 (+),阴极 (-)。从阳极到阴极流过电流时的特性叫做顺方向特性,例VF,IF。相反,从阳极 (-) 向阴极 (+) 加电流时,二极管基本上无电流流过,这时的特性叫做逆方向特性,例VR,IR等逆方向特性。
二、二极管发展史
二极管发展史
二极管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人们开始探索如何利用半导体材料来制造电子器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二极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将介绍二极管的发展历程、主要类型、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二极管的发展历程 早期的二极管主要应用于电子管技术中,用于实现整流、检波和稳压等功能。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利用半导体材料制造二极管。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发明了第一个晶体二极管,从此开启了晶体二极管的时代。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二极管的性能和可靠性也不断提高,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 二、主要类型 1. 普通二极管:普通二极管是最常见的二极管类型之一,主要用于整流、检波和稳压等电路中。 2. 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电子器件,主要用于指示灯、显示器和背光灯等场合。 3. 肖特基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是一种具有高反向电压和高正向电流特性的二极管,主要用于高频和低功耗电路中。 4. 快恢复二极管:快恢复二极管是一种具有高反向电压和高恢复速度特性的二极管,主要用于开关电路和逆变器等场合。 三、应用领域 1. 通信领域:二极管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无线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等。它们用于实现信号的发送、接收、放大、调制和解调等功能。 2. 电源领域:二极管在电源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用于整流电路、稳压电路和保护电路等。通过控制电流的方向和大小,实现对电源电路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3. 电子设备领域:二极管在各种电子设备中都有应用,如计算机、电视机、音响设备、控制电路等。它们用于实现信号的放大、转换和隔离等功能,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四、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二极管的性能和可靠性也不断提高,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未来,二极管的发展趋势包括: 1. 微型化: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二极管的尺寸不断减小,性能不断提高,这使得它们在各种微电子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2. 高频化:在高频电路中,二极管的开关特性要好于其他类型的整流器件,因此未来二极管的发展方向之一是高频化。 3. 低功耗化:随着绿色能源技术的发展,低功耗器件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具有低功耗特性的二极管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4.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的二极管将具有一定的智能功能,能够自动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效率。三、蚌埠龙虾发展史?
老蚌埠,全国最早卖小龙虾的城市
自从1979年起,在蚌埠南山路的这条街上,自发形成了一个烧卖蚂虾(外地人叫小龙虾)的露天市场。新手老手过招,拼着蚂虾的口味,也拼着竞争的路数;有过泪水,也有过欢笑;达到过声名远播红红火火的巅峰,也感受着市场萎缩日薄西山的无奈。
在蚌埠,有蚂虾的地方就有“江湖”。石顺利,1979年开始练摊,从最初的每天三五斤,卖到后来的每天两千斤,率先申请注册了商标—-“正宗虾王石顺利”。1985年,来自怀远的小学徒孙信亮第二个在蚌埠摆起了蚂虾摊。随后,下岗工人吴孝怀也开始了他的卖虾生涯......正因有这些混迹“江湖”的“烧虾师”们,才有了声名鹊起的蚌埠蚂虾街。1998年,蚌埠蚂虾街成为安徽省最大的蚂虾消费市场和集散地。2005年高峰期,经营商有六七十家,日客流量最高达到三四万人。蚌埠蚂虾街成为了老蚌埠的一张名片,也成为了安徽展开的一张长卷市井图。
大蚂虾,传播老蚌埠文化的载体
四十年前,安徽省文史馆馆员郭学东就和“蚂虾”结过缘。1988年,蚂虾被郭学东记录在《蚌埠市志》一个章节中。这也是蚌埠蚂虾第一次正式见诸于文字记载。一条街一段记忆,一座城一个特征,蚌埠蚂虾街十年间的兴衰成败,在蚌埠电视台编导朱麾《虾街十年》的镜头下被详细纪录,影片真实的反映了老蚌埠豪放吃虾开怀饮酒的市井文化,并获得了中国纪录片的最高奖。
蚌埠蚂虾街—《虾街十年》 - 腾讯视频 https://v.qq.com/x/page/q0152up4ri2.html
老蚌埠大蚂虾 重整辉煌
2016年,阿财老铺创始人朱海停、杨天才一直钻研蚂虾和蚌埠本土文化餐饮,尤其对老蚌埠大蚂虾的文化研究颇深,出于对老蚌埠蚂虾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联合了微凡科技创始人郭一凡、季阳导演、音乐人刘海、穆沙等人,他们热爱本土文化,半年来,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共同创作了《老蚌埠大蚂虾》之歌,为了凸显蚌埠地域特色,歌曲采用当地方言、民俗、文化生活绑定的歌唱形式,具体请看
老蚌埠大蚂虾 - 腾讯视频 https://v.qq.com/x/page/y0335t7mcso.html
MV一经推出,大蚌埠帝国人民心中老蚌埠大蚂虾骄傲情怀彻底释放,视频播放量达500000人次,“想吃大蚂虾,先学蚌埠话“ 口口相传,一时间,蚌埠本土大蚂虾市场持续高潮。
未完待续。。。
四、数学发展史学习?
简单的说就是分三阶段,第一古典微积分阶段,牛顿莱布尼茨整合总结了前人关于微分和积分的想法,明确提出微分和积分的概念,并且提出牛顿莱布尼茨公式,微分和积分互为逆运算。第二个阶段是分析严格化的阶段,完善了分析学的理论基础,解决了古典微积分的矛盾。其实从拉格朗日的试图分析代数化就是在做这方面的尝试,这一时期的致力于分析严格化的数学家有柯西,魏特拉斯威尔的极限定义就是现在课本的极限定义,阿贝尔,戴德金的实数完备性理论等等。第三个阶段是流形上的微积分,或者说现代的微积分,著名的微分几何学家嘉当提出了定向的概念,提出外微分形式把格林公式斯托克斯公式高斯公式这三个多元微积分的基本定理统一起来,把多元微积分的微分和积分的矛盾真正讲清楚了。
五、中国油画的发展史?
油画作为外来画种,400年前被意大利传教士带来中国。在明朝时起先并没有得到中国画家的重视,也没有得到很高的评价。直至乾隆年间,来中传教并在朝廷任职的传教士不在少数,比较有名的当属意大利人郎世宁、法国人王致诚等,他们是中国宫廷第一批外籍画家。清同治年间,传教士在上海土山湾设立孤儿院并设图画馆传授西方绘画技术,后孤儿们长大离院成为第一批中国习得油画技艺的本土画家,这一批人中有一位名为周湘的画家,在上海先后办起中西美术学校及布景画传习所。丁悚、乌始光、刘海粟、张眉荪等人曾在此学画。这是中国学习西方美术教育的开端。刘海粟、乌始光后建立上海图画美术院也就是南京艺术大学的前身。同时,许多没有机会接受训练,又缺少油画材料的学画者,往往从摹绘油画印刷品入手,并使用各种代用颜料、油料,绘制基本上是中国传统风格的油画作品。直到出洋学画的青年陆续回国,这种局面才有所改变。
六、吉利汽车的发展史?
摩托车的鼻祖,汽车的领头羊!让合资车惧怕纷纷降价的一个国产品牌。
七、肖特基二极管厂家ASEMI,肖特基二极管哪个厂家好?
你说的ASEMI就不错,他们做整流桥和二极管有12年的经验了,我们厂用的就是他们家的,比较稳定。
八、什么是整流二极管和稳压二极管?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特殊二极管。
特殊二极管里有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和变容二极管等等。
我们这次主要学习的稳压二极管,简称稳压管。其他的一些特殊二极管我们就不介绍了,大家感兴趣的可以查阅查阅书籍或者在网上找一找相关资料学习。养成一个自主学习的好习惯。现在就开启今天的学习内容吧。
稳压二极管这是一种硅材料制成的面接触型晶体二极管。
利用PN结反向击穿特性实现稳压。
纠正一下,前面几节小编说到击穿就说烧了,那个是“热击穿”,不可逆;这个是“电击穿”,在一定范围内,是可把控,可逆的。这个大家要搞清楚。
一、伏安特性
稳压管的正向伏安特性,和前面学习的普通二极管没有区别。
但是它的反向特性,要比普通的更加“陡峭”一些。
达到击穿电压Uz时,即使这个时候流过稳压管的电流发生较大变化,电压变化的却很小。
所以,只要电流控制的恰到好处,稳压管就不会因为过热而烧毁。
二、主要参数
1、稳定电压Uz:指流过稳压管的反向电流为一定值时,稳压管两端的电压;
2、稳定电流Iz:也可以说是最小稳定电流Izmin,稳压管正常工作时的参考电压,低于这个值,可能就不能稳压;3、最大耗散功率Pcm:Pcm=Uz*Izmax,根据已知的最大耗散功率,还可以算出最大的稳压电流了;
4、动态电阻rz:前提是,工作在稳压区先,rz=电压变化量/电流变化量;
三、稳压原理我们看个简单的结构,下面这个图,再配个动图:
里面的参数是小编配的,可以参考学习。稳压管的符号还是有很多种的,现在用的是用比较多的,红色标出的。
我们分析一下,在这个简单电路里,稳压管是如何工作的:
①:RL不变、Ui增大时,则输出端Uo的电压增大,Uo也是稳压管两端电压,电压稍微变化一点,电流Iz变化很多,那么总电流IR应该增大,则R上分的电压就多,这就降低了Uo的大小,这样动态变化,保证了输出电压Uo还是不变;
②:Ui不变、RL减小,则Io增大,电流IR增大,R上的电压增大,Uo就变小,同理,Iz明显下降,使得IR减小,R上电压又减小,最终达到Uo稳定不变的局面。
四、限流电阻的选择
上面那个R就是我们说的限流电阻,虽然那个效果是有了,但是我们得选好这个电阻呀,不然实现不了我要的稳压。
一个6V的稳压管直接接到10V的电源上,肯定不能实现稳压呀,稳压管直接爆了,兄弟们。
这里有个选取原则得满足:
断开稳压管所在支路,此时断开的两端电压得大于等于其稳定电压,如下;电流得满足如下关系;
满足电压关系还不行,电流关系也得考虑到,看图:
这样,限流电阻R的范围就找出来了。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END—
编写:小二电路
九、如何看待手机的发展史?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十年前,在学生时代,如果能够有一台诺基亚最新的滑盖手机,就已经非常满足,如果能够买一台iPhone手机,那就是整个班级最靓的仔;十年后,面对无聊至极的手机市场,我甚至希望能够只拥有一台诺基亚功能机,可惜工作不允许我有这样的想法。
智能手机发展十年,历经了三次洗牌,每一次都有人倒下,但是再也没有站起来。
2012年,专利技术保卫战
智能手机的雏形,应该要归结到2000年初诞生的PDA(掌上电脑),一款带有大屏和触控笔,运行Windows Mobile系统的移动设备,可以通过移动信号进行上网,主要供商务人士首发邮件,网络聊天使用。由于微软本身的工程师属性(理工男思维),WM系统的用户体验并不理想,甚至还比不上后来的塞班触屏版本的系统好用,再加上过于超前的形态设定,注定这是一款无法普罗大众的产品。
真正的改变来自于2007年iPhone的发布,基于多点触控技术的交互逻辑所设计的系统软件,整个产品形态更加完善,很多人也将2007年的iPhone,定义为真正的第一部智能手机。当然,由于当时谷歌的董事长也是乔布斯的好友,在提前体验过iPhone的原型机过后,谷歌随后就推出了自己的安卓系统,两位好友也一度对簿公堂。
苹果的iPhone OS 和 谷歌的安卓系统,成为了后来智能手机品牌的两个阵营。(Windows Phone本文不讲)
在智能手机发展早期,HTC凭借其十多年PDA的代工生涯,在产品设计和制造层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样的先发优势在当时甚至优于三星这样的科技巨头。于是2008年开始,HTC作为安卓阵营的老大哥,向苹果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一度占据整个安卓市场90%的份额。
同一时期,中国广东珠海,黄章带领魅族已经做到了MP3、MP4播放器老大的位置,所谓“站在山顶,看不见前方的道路”。基于自己对市场的预判,黄章决定带领团队进军智能手机市场。就在2009年苹果发布3Gs之后,魅族推出了第一部国产智能手机“魅族M8”,造成排队抢购,一机难求的局面。
不过暴风雨压根还没有开始。
2010年,HTC发布了经典的安卓旗舰HTC Desire(G7),成为当时市面上唯一一台能够与iPhone 4正面较量的机器。但是就在准备出货的时候,三星借优先供应自家手机的理由,断掉了HTC AMOLED屏幕的供应,不得不临时换用LCD屏幕,造成了不小的波澜。随后苹果开始对HTC进行专利诉讼,缺乏专利积累的HTC根本招架不住,很快大量机型开始被禁售,三星乘势追击,反超了HTC。
同样是2010年,在魅族M8如火如荼销售的时候,苹果再一次用专利起诉魅族,导致魅族不得不停售此款机器,造成过亿的损失,侧面上也打击了国产手机自主设计的决心。在2010年智能手机发展初期,中国的国产手机开始走偏到山寨机和合约机的方向上去,也就出现了非常滑稽的iPhone在中国代工,但是中国本土却拿不出一个有竞争力的品牌。
可以说早期的智能手机发展,苹果、三星这两家老牌科技企业,通过专利战赢得了最后的市场,并且开辟了两条不同的道路。
2014年,“性价比”新玩法
互联网上一直流传说,雷军当年想要投资魅族,跑去珠海待了大半个月跟黄章讨论做手机的想法,结果两个人在持股问题上没能达成统一,最后雷军另外出来组团队做了小米。这也是黄章之后在论坛里评价小米是“贱人、贱己、贱行业”的由来,认为小米用性价比阻挠了国产手机走向高端的步伐。当然,这只是一个未经证实的故事。
不过换一种思维来看,在当时的时间节点上,智能手机市场主要是被苹果、三星、HTC、索尼、诺基亚这些厂商占据,并且这些企业作为传统的买办思维,主要盈利模式都是依靠推出高质量的产品,卖产品赚取利润,并且通过庞大的资金量形成供应链壁垒。
中国本土品牌想要与这些企业竞争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必须要换一种思维去做市场,于是雷军提出了两条经典的互联网口诀:“专注、极致、口碑、快”以及“参与感”,前者指的是产品的垂直程度,后者指的是用户粘性问题。
从垂直程度来看,小米喊出的口号是“为发烧而生”,用户群体非常垂直,就是为那些喜欢玩智能手机的用户提供一个高性能的硬件产品;从用户粘性来看,从早期的MIUI社区,到后面的小米之家,米粉见面会等等,小米通过线上论坛和线下组织活动,来提高用户的活跃度。更何况,价格只卖1999元,是国外品牌的一半都不到。
相比起传统的卖货赚钱,小米通过低价策略快速圈拢用户,毕竟手机市场还在蓝海阶段,快速地跑马圈地,拥有足够的用户基数,才能够在之后的竞争中生存下来。至于赚钱的方式不一定是卖硬件,还可以通过软件、内容、服务等方式进行盈利,但是这些都需要有足够的用户基数才能够做到。
与其说小米打响了智能手机所谓的“价格战”,比谁卖得便宜,不如说小米打响了智能手机的圈地运动。国产品牌都开始打着“性价比”的旗号,利用自己的优势圈拢用户。小米依靠粉丝经济,所谓的“群众路线”;OPPO和vivo依靠步步高时代建立起来的渠道网络;华为依靠海外多年积累的运营商关系。
这些打法,显然使得海外厂商看不懂,也学不会。其中HTC彻底倒下了,缺乏技术积累,缺乏渠道积累,缺乏产品竞争力;索尼倒下了,工程师思维并不懂得如何做好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体验;诺基亚、黑莓、摩托罗拉倒下了,失去了品牌的号召力,换什么系统都救不了,消费者总觉得产品像是上个时代的产物。
通过性价比战争,传统手机品牌被彻底洗掉。智能手机品牌分成了三个阵营:苹果、三星、华为为首的第一梯队;小米、OPPO、vivo为首的第二梯队;其它手机品牌则被编入到第三梯队。应该说通过性价比的千元机战争,具有特殊优势的厂商活了下来,联想、魅族这些昔日具有影响力的企业逐渐消失在消费者的视线中。
2019年,供应链为王
2019年出现了一个新现象,各大品牌纷纷成立子品牌,将原本的中低端机型做抽离。
小米将红米独立成为Redmi品牌;OPPO从海外召回原本的子系列成立“Realme”子品牌;vivo则成立了全新的子品牌iQOO。可以看见,这三家处于第二梯队的厂商,都开始逐渐将“性价比”与主品牌进行剥离,用全新的子品牌去替代掉原本的产品线。而主品牌则开始主攻5000元以上的高端旗舰机市场。
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2020年开始,智能手机市场已经饱和,跑马圈地的运动已经结束,目前留给厂商的是零和游戏,相互蚕食彼此的份额。并且最现实的问题在于:中低端机器压根就无法赚钱,整个智能手机行业90%的利润都被苹果、三星、华为三个厂商拿走,小米过去所谓的“硬件铺开,内容盈利”的方案是行不通的。因此,必须要做卖一部赚一部的高端手机,才能够获得利润。
高端手机好做吗?好做,也不好做。从产品的定义来看,顶级的配置,顶级的工艺,独树一帜的设计,风格化的系统,专业的品牌包装和销售渠道,价格定位到高端是没有问题的。但难度在于,这里面每一个要求单独拿出来,都够厂商喝一壶的。
苹果为什么能够站稳高端市场?除了系统软件层面的生态闭环以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技术层面的巨大投入,这种投入并非研发,而是直接并购和垄断。比如说早期金属一体化的机身,需要专业的CNC机床进行加工,苹果直接买断了整个供应商的订单,只给苹果一家供货。还有Touch ID和Face ID这种生物识别技术,苹果都是直接收购相应公司形成1-2年的垄断期打开市场差异化。
三星为什么能够站稳高端市场?了解三星的人都明白,三星拥有整个供应链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处理器、镜头、屏幕、存储芯片、电池等都可以自己设计制造。从硬件水平来讲三星是最具有优势的企业,能够早于其它品牌推出更具有概念性的产品。比如说早期的曲面屏幕到现在的折叠屏幕手机。
实际上这背后说白了就是一个字:钱!在某一个供应链上砸钱形成超前的优势,才可能拥有旗舰市场的话语权。于是我们看见了华为砸钱研发麒麟处理器,小米拿到了高通旗舰芯片的首发权,vivo与蔡司共同组成研发实验室,OPPO专注于快充等等动作。
其它品牌的手机已经没有机会在这个市场继续发展下去了,应该说在未来2-3年的时间里面,还会有手机品牌逐渐被竞争淘汰掉。在手机功能和形态越来越趋同的情况下,考验各个厂商经济实力的时刻到来了。大家都准备好了吗?希望大家都准备好了吧。
十、tesco发展史?
特易购(TESCO)是全球三大零售企业之一——英国TESCO集团在中国注册的名称。自2004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截止2013年2月初,TESCO在中国已拥有115家乐购大卖场、1家乐购天地超级大卖场、8家乐都汇购物中心以及14家试验阶段的便捷店,会员总数超过七百万。2010、2011年,乐购连续两年获得由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中国慈善总会和中国企业报颁发的“中国社会责任优秀企业奖”。2011、2012年,乐购连续两年荣登由第一财经联合艺康集团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举办的“中国食品健康七星奖——信赖100品牌榜单”。
2019年1月28日,特易购公布裁员计划,预计裁员9000人并关闭90家门店,人力资源经理等岗位首先受到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