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流继电器在控制电路中的作用?
交流接触器一般是用来启动设备,利用不同的控制接线方法可以控制电动机的正反转,启停,并可利用控制电缆的长短实现远程控制,改变接法还可以实现多地控制制。还有就是可以在停电的状态下,可以保持电动机(机械)在停止状态,防止由于停电在次来电造成电动机(机械)在次运转,给操作工人带来不可预见的伤害。当然电动机(设备)在来电以后可以认为启动。还有交流接触器配合过热继电器或电动机综合保护器一起使用,可以保护电动机,过载和缺相而烧毁,达到保护电动机的目的。
交流接触器的承载电流很大,一般是内部的吸合线圈来控制它的动作与否,而控制线圈又由与它串接的各种类型的继电器来操作,打雷之后会跳闸的是因为交流接触器的继电器带有过流或接地保护功能,当线路上落有雷电,它会控制交流接触器动作,切断负荷电源,来保护设备,以免被高电压,大电流损坏或是接地发生安全危险
交流接触器是电力拖动和自动控制系统中应用最普遍的一种低压控制电器。作为执行元件,用于接通、分断线路、或频繁的控制电动机等设备运行。由动、静主触头,灭弧罩,动、静铁芯,辅助触头和支架外壳等组成。电磁线圈通电后,使动铁芯在电磁力作用下吸合,直接或通过杠杆传动使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接通电路。电磁线圈断电后,动铁芯在复位弹簧作用下自动返回,俗称释放,触头分开,电路分断。
二、热继电器,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
热继电器,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
热继电器用来对异步电动机进行过载保护,他的工作原理是过载电流通过热元 热继电器件后,使双金属片加热弯曲去推动动作机构来带动触点动作,从而将电动机控制电路断开实现电动机断电停车,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
鉴于双金属片受热弯曲过程中,热量传递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热继电器不能用作短路保护,而只能用作过载保护热继电器的过载保护。
扩展资料:
热继电器是电机拖动重要电气装置,其原理是利用双金属片因过热发生形变的物理特性,可以看成一个常闭开关,把其串联在电机拖动的控制回路中,因为某种原因过热,热继电器动作状态变为开点,控制回路电机主接触器线圈失电主触头分离,电机停止。对电机起过热保护。
鉴于双金属片受热弯曲过程中,热量的传递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热继电器不能用作短路保护,而只能用作过载保护热继电器的过载保护。
三、汽车电路中的继电器的作用?
汽车电路中的继电器有如下几种作用:
1、扩大控制范围:例如,多触点继电器控制信号达到某一定值时,可以按触点组的不同形式,同时换接、开断、接通多路电路。
2、放大:例如,灵敏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用一个很微小的控制量,可以控制很大功率的电路。
3、综合信号:例如,当多个控制信号按规定的形式输入多绕组继电器时,经过比较综合,达到预定的控制效果。
4、自动、遥控、监测:例如,自动装置上的继电器与其他电器一起,可以组成程序控制线路,从而实现自动化运行。
四、继电器在空调电路中起什么作用啊?
中间继电器(intermediate relay):用于继电保护与自动控制系统当中,以增加触点的数量及容量。它是由固定铁芯、动 铁芯、弹簧、动触点、静触点、线圈、接线端子和外壳组成。线圈通电后,动铁芯在电磁力作用下动作吸合,带动动触点动作,使常闭触点分开,常开触点闭合;线圈断电,动铁芯在弹簧的作用下带动动触点复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当某一输入量(如电压、电流、温度、速度、压力等)达到预定数值时,使它动作,以改变控制电路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既定的控制或保护的目的。
它用于在控制电路中传递中间信号。比如,—个电路当中,某台接触器只有两组常开辅助触点,但这个电路中却需要用到这个接触器三组常开辅助触点,不够用,怎么办?就可以加入一台带有多个常开触点的中间继电器,利用接触器的其中一组常开触京控制中间继电器线圈,当接触器得电吸合,常开触点闭合,中间继电器也就跟着吸合,然后再利用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充当接触器辅助触点。这就是增加了触点数量 。
其实中间继电器和接触器的结构和原理也基本相同,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接触器有能通过较大电流的主触点,可以控制电机等负载的主回路电流。而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容量一般比较小,换句话说就是没有主触点,因为过载能力比较小,全是辅助触点,特点是触京比较多。所以,中间继电器一般都是用在控制回路当中。一般是直流电源供电。少数使用交流供电。
五、esd在电路中的作用?
ESD保护电路的设计目的就是要避免工作电路成为ESD的放电通路而遭到损害,保证在任意两芯片引脚之间发生的ESD,都有适合的低阻旁路将ESD电流引入电源线。
这个低阻旁路不但要能吸收ESD电流,还要能箝位工作电路的电压,防止工作电路由于电压过载而受损。
在电路正常工作时,抗静电结构是不工作的,这使ESD保护电路还需要有很好的工作稳定性,能在ESD发生时快速响应,在保护电路的同时,抗静电结构自身不能被损坏,抗静电结构的负作用(例如输入延迟)必须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并防止抗静电结构发生闩锁。
六、431在电路中的作用?
TL431是可控精密稳压源,在电路中可以提供一个可靠稳定的电源,它的输出电压用两个电阻就可以任意的设置到从Vref(2.5V)到36V范围内的任何值。该器件的典型动态阻抗为0.2Ω,在很多应用中用它代替稳压二极管,例如,数字电压表,运放电路,可调压电源,开关电源等。
七、bpr在电路中作用?
BPR又称金属板无感电阻器,该电阻元件采用精密合金材料,经工艺制成片状电阻芯,通过高频片式陶瓷壳进行封装而成 低电感,低阻值(5m ohm 到 6.6 ohm),耐热性优,温度系数小,低杂音,负荷功率大,绝缘性高,不燃性 广泛应用于电视机,显示器,计算机周边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变频空调,电源设备,音响等电路中。
八、电容在电路中作用?
电容在电路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滤波电容:它接在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之间,以滤除直流电源中不需要的交流成分,使直流电平滑。一般常采用大容量的电解电容器,也可以在电路中同时并接其他类型的小容量电容以滤除高频交流电。
2.退耦电容:并接于放大电路的电源正、负极之间,防止由电源内阻形成的正反馈而引起的寄生振荡。
3.旁路电容:在交、直流信号的电路中,将电容并接在电阻两端或由电路的某点跨接到公共电位上,为交流信号或脉冲信号设置一条通路,避免交流信号成分因通过电阻产生压降衰减。
4.耦合电容:在交流信号处理电路中,用于连接信号源和信号处理电路或者作两放大器的级间连接,用以隔断直流,让交流信号或脉冲信号通过,使前后级放大电路的直流工作点互不影响。
5.调谐电容:连接在谐振电路的振荡线圈两端,起到选择振荡频率的作用。
6.衬垫电容:与谐振电路主电容串联的辅助性电容,调整它可使振荡信号频率范围变小,并能显著地提高低频端的振荡频率。适当地选定衬垫电容的容量,可以将低端频率曲线向上提升,接近于理想频率跟踪曲线。
7.补偿电容:它是与谐振电路主电容并联的辅助性电容,调整该电容能使振荡信号频率范围扩大。
8.中和电容:并接在三极管放大器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构成负反馈网络,以抑制三极管极间电容造成的自激振荡。
9.稳频电容:在振荡电路中,起稳定振荡频率的作用。
10.定时电容:在RC时间常数电路中与电阻R串联,共同决定充放电时间长短的电容。
11.加速电容:接在振荡器反馈电路中,使正反馈过程加速,提高振荡信号的幅度。
12.缩短电容:在UHF高频头电路中,为了缩短振荡电感器长度而串接的电容。
13.克拉泼电容:在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中,与电感振荡线圈串联的电容,起到消除晶体管结电容对频率稳定性影响的作用。
14.锅拉电容:在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中,与电感振荡线圈两端并联的电容,起到消除晶体管结电容的影响,使振荡器在高频端容易起振。
15.稳幅电容:在鉴频器中,用于稳定输出信号的幅度。
16.预加重电容:为了避免音频调制信号在处理过程中造成对分频量衰减和丢失,而设置的RC高频分量提升网络电容。
17.去加重电容:为恢复原伴音信号,要求对音频信号中经预加重所提升的高频分量和噪声一起衰减掉,设置在RC网络中的电容。
18.移相电容:用于改变交流信号相位的电容。
19.反馈电容:跨接于放大器的输入与输出端之间,使输出信号回输到输入端的电容。
20.降压限流电容:串联在交流电回路中,利用电容对交流电的容抗特性,对交流电进行限流,从而构成分压电路。
21.逆程电容:用于行扫描输出电路,并接在行输出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以产生高压行扫描锯齿波逆程脉冲,其耐压一般在1500V以上。
22.S校正电容:串接在偏转线圈回路中,用于校正显像管边缘的延伸线性失真。
23.自举升压电容:利用电容器的充、放电储能特性提升电路某点的电位,使该点电位达到供电端电压值的倍。
24.消亮点电容:设置在视放电路中,用于关机时消除显像管上残余亮点的电容。
25.软启动电容:一般接在开关电源的开关管基极上,防止在开启电源时,过大的浪涌电流或过高的峰值电压加到开关管基极上,导致开关管损坏。
26.启动电容:串接在单相电动机的副绕组上,为电动机提供启动移相交流电压。在电动机正常运转后与副绕组断开。
27.运转电容:与单相电动机的副绕组串联,为电动机副绕组提供移相交流电流。在电动机正常运行时,与副绕组保持串接。
九、电路中各元件的功率,在电路中的作用?
整个电路电流方向是电流源的电流方向(逆时针)。电压源Us的功率为10x2=20W,因电压电流关联(方向相同),吸收功率,实际就是负载。
根据KVL,电流源上的电压为10+2x2=14V,方向左高右低,电流源功率为14x2=28W,因电压电流非关联(方向相反),发出功率,是电路中真正的电源。
电阻功率为电流平方乘以电阻,功率为4x2=8W,吸收功率,也是负载。
十、时间继电器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
时间继电器的主要功能是作为简单程序控制中的一种执行器件。当它接受了启动信号后开始计时,计时结束后它的工作触头进行开或合的动作,从而推动后续的电路工作。一般来说,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性能在设计的范围内是可以调节的,从而方便调整它的延时时间长短。单凭一只时间继电器恐怕不能做到开始延时闭合,闭合一段时间后,再断开,先实现延时闭合后延时断开,但总体上说,通过配置一定数量的时间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都是可以做到的。
中间继电器的作用:
1、隔离。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与负载端电气隔离;
2、转换。比如控制系统输出信号为DC24V,但负载使用AC220V供电,对于输入可逆;
3、“放大”。控制器输出的信号的带负载的能力往往有限,在mA或者数A的级别,如果有需要更大电流的负载,只能通过中间继电器来转换。
4、便于维护。即使是满足负载电流要求的输出端,但因为集成在控制器内部,如果损坏,更换维修比较麻烦,但如果通过中间继电器,输出端的负载只是继电器的线圈,减轻了控制器输出级的负载,从而降低损坏的几率。而当中间继电器触点因为频繁的使用损坏时,很容易通过简单的插拔完成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