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单片机交流调压电路控制方法?

交流调压电路控制方法?

一、交流调压电路控制方法?

交流调压是把交流电压值升高或者降低,以得到不同场合的应用。其应用很广:如灯光亮度调整、电机调速、电压转换、电磁控制等等。交流调压有斩波、电感耦合、磁感应、容差、阻变等方式。

二、交流调压电路控制目的?

交流调压对单相交流电的电压进行调节的电路。

交流调压为了减少对周围通信设备的干扰,晶闸管在电源电压过零时开始导通。

交流调压电路控制方便,调节速度快,装置的重量轻、体积小,有色金属消耗也少。

斩波式调压适合用于直流系统,可以配合脉宽,形成非常平滑的电压调节。当然也是可以采用固定脉宽形成固定电压输出。

相控式调压适合使用在工频交流系统,也是可以得到平滑的输出。缺点是对于电网形成一定的高次谐波干扰。当然这类干扰的生产主要发生在大型负载的系统工作当中。

三、单片机是如何控制电路的?

单片机控制电路的方法是在线式就是现场控制,需要的是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较低的成本,这也是和离线式计算机,单片机是指芯片本身,而单片机系统是为实现某一个控制应用需要由用户设计的,是一个围绕单片机芯片而组建的计算机应用系统,这是单片机应用系统。单片机开发系统是指单片机开发调试的工具。单片机自问世以来,性能不断提高和完善。

四、单片机如何控制可控硅调压?

如果实现对交流电压的控制有这么几种形式: 1.就是控制变压器的输出抽头的触点,可以通过继电器,接触器,可控硅等实现。 2.可以通过变频器原理的调压技术,实际上就是一个可调输出电压的逆变器。 要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要首先有过零检测电路。 过零检测可以采用比较器实现。 可控硅实现交流电调压实际是调功,一般有两种方案1,调节单位时间内交流脉冲个数。 2,是通过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来调节电流大小。全导通为180度,一般工作在60到140度左右 一般第二种方式比较常用。 单片机控制可控硅导通角度关键在交流电过零检测电路。一般思路单片机检测到交流电零点时产生中断,经一段时间延时后触发可控硅。 50HZ市电而言,延时时间必须在10毫秒以内。将这一个延时时间分成N份即N级调节输出功率。延时时间越短可控导通角度越大输出功率越大,延时时间越长可控导通角度越小输出功率越小。

五、8051单片机控制电路包括?

8051单片机控制电路主要包括:

1、有一个CPU用来运算和控制,

2、有四个并行IO口,分别是P0、P1、P2、P3,

3、有ROM,用来存放程序,现在也有用flash的

4、有RAM,用来存放中间结果,也有带EEPROM的,可以在掉电的时候保存数据

5、定时计数器,

6、串行IO口,

7、中断系统,

8、一个内部的时钟电路。

六、单片机控制可控硅无级调压的原理?

可控硅无极调压的工作原理根据单片机PID温控仪表或带有变送输出功能的智能仪表其连续输出的电流值大小,改变可控硅电压调整器触发器输出脉冲的导通角大小,从而改变加大发热体两端的交流电压大小或交流电流大小,最终达到控制加热设备的温度。

移相触发的ZK触发器,其输入有0~10mA与4~20mA两种,也有手动位子和自动位子两种。

七、单片机控制电路的程序可以通用吗?

单片机当然可以控制外部电路,单片机最小系统只是基本应用,要发挥单片机的潜能,需要扩展外部电路。

1、利用光电隔离,可以控制外围电路,并且也将外部电路的干扰屏蔽在外。

2、利用373/245/244等器件,可以扩展并行IO口,从而控制更多的外围设备。

3、利用8255/8155等扩展并口。

等等,还有诸如利用595等串转并扩展,还可以利用CPLD,FPGA等扩展,总之只要深入理解单片机,那么单片机就可以发挥很大的潜力,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八、什么是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控制角?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是晶闸管触发控制整流电路,输出电压大小由导通率来决定,实际上就是调整晶闸管的控制角。

九、431调压电路?

  这就是一个串联稳压电路,电路要改进的主要地方是加入短路保护,这个电路不能直接给锂电池充电,锂电池对充电要求高,至少要在该电路后面加入限压比较电路,输出电流由调整管2N3055和V1决定,没有限流电阻,如果短路,调整管可能会烧。最简单的保护就是加一个保险丝,输出部分加一个指示发光二级管,就能反映是否短路,因为短路就没了电压,发光二级管就不亮。电压指示电路可以加一个直流电压表头,或买个数字表头,两个NPN在一起组成达林顿结构,这是扩大三极管输出电流和放大倍数的方法。

十、单片机控制H桥电路如何实短路保护?

不清楚你的具体电路。

单片机控制H桥电路,在单片机和H桥之间一般加有驱动芯片,上电或者复位时容易短路,你需要对驱动芯片的使能端进行控制。单片机正常工作时,才允许使能。

热门文章